清晨,在老挝川圹高原的南亭村,60岁的阿波很快就给12岁的孙子穿上了整洁的衣服,带着宽慰的微笑看着他和朋友们一起上学。过去,南亭村的村民大多住在茅草屋里,点着煤油灯。村里没有小学,孩子们要到80公里外的濮坤县上学。随着中国与老挝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深入推进,中国企业投资建设的南俄罗斯5号水电站等基础设施项目纷纷落地,包括南亭村在内的周边山区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。
2015年,中国电力建设捐赠的南亭村小学竣工,阿东成为第一批学生。目前,南亭村小学有5个班,1-5年级120多名学生。“村里的孩子可以上学。过去我连想都不敢想。这对他们的成长太重要了!”很快就激动地说。
中国企业还为该村捐赠了诊所和大量的日常药品,并从濮昆县聘请了一些医生和教师留在村里支付工资。中国电力每年组织医务人员为村民提供免费体检和建立健康记录。在疫情防控期间,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村庄捐赠口罩。南亭村村长潘通说:“过去,村里没有诊所,很多小病延误成了大病。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大大改变了。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令人钦佩。”
今天,村里仍有沼气池和引水系统,道路也得到了整修。对村民们来说,走出大山不再困难了。村民阿勇是村里第一个建造两层高脚楼的人,还买了一辆小卡车。除了制造事故外,他还成为了俄罗斯南部5个水电站的“合作伙伴”。“当船员们每年大修时,我的小卡车可以为他们拉材料。”阿勇骄傲地说。